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日前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举行正式会谈,双方达成共识,同意为推进中俄双边关系稳定发展发挥出积极作用,对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日前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举行正式会谈,双方达成共识,同意为推进中俄双边关系稳定发展发挥出积极作用,对两军的交往机制做出进一步的完善。
会谈期间,双方重申,在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安全以及发展等问题上互相予以坚定的支持,对于外部力量干涉内政的行为将坚决反对。
此次是李尚福担任中国防长后,应绍伊古邀请首次对俄罗斯展开的出国访问。
中俄防长会面
针对李尚福此次访问俄罗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所访问研究员贾敏对媒体表示,李尚福在担任中国国防部长前是解放军装备发展部部长,在军事合作方面与俄罗斯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与俄方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上述原因,美国对李尚福发难,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
贾敏还指出,如果美国继续坚持对中国防长采取制裁,中美军事对话的大门就会一直关闭。
中方关闭与美国进行军事对话的渠道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8月份,当时由于美国国会前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的反复交涉和严正警告,坚持对台湾地区进行窜访。
对此,中方祭出了一系列的综合反制措施,包括“三个取消五个暂停”。其中,“三个取消”措施中就包括与美方在军事层面的对话和接触。
中美“气球事件”
而在今年1月底发生的所谓“气球事件”之后,美国军方抱怨中方不予理睬美国对话的请求。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参加七国集团外长会议时还将中美不接触的责任推卸给中国,称“中方必须表现出继续与美接触意愿”。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时强调了三点:
首先,汪文斌指出,中国始终按照相互尊重的原则看待中美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两国关系。在处理国际问题上,中方一直坚持走合作共赢的多边发展模式,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和零和对抗思维,积极为全球局势的稳定以及区域安全贡献力量,在处理与美国的双边关系时,中国也主动遵循这一原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其次,汪文斌指出,中美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美方,由美方对华的错误认知以及政策导致。用“对抗”定义对华关系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坚持的基本对华路线,为捍卫霸权垄断地位,美国频繁滥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的发展,将科技、贸易武器化,对中国打响全面的“贸易战”。
正是由于美方没有客观理性的对待中美两国的发展,将中国视为对美国构成所谓“系统性挑战的对手”才导致两国关系逐渐紧张。汪文斌的话也在提醒美方应该纠正错误的对华认知,推动中美关系回暖。
最后,汪文斌亮明了中方的立场,为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给美方指明了出路,称美方应该停止对中国内政进行干涉,停止一边声称为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一边破坏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的行为。
回到事件本身,对于此次中俄防长在俄罗斯会面,西方猜测是要为中国“军事介入”俄乌冲突做准备。实际上,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
俄乌冲突
首先,中方在对待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一直以来都是中立的,中方无意“偏袒”俄乌任何一方。中方始终坚持认为只有和平谈判才是推动俄乌冲突解决的最佳方案,并用实际行动践行该主张。
中国高层3月份前往俄罗斯与俄总统普京会晤时就提出政治化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重要性,并在俄乌冲突发生一周年之际提出了12项解决俄乌冲突的“和平方案”,尽最大努力推动俄乌冲突妥善解决。
其次,李尚福此行的目的是推动两国军事学府之间的深度合作,加强对军事人才的交流和培养。
目前的俄乌冲突,俄罗斯军队会有更多的战斗经验可以与解放军分享,为后续的实际作战提供借鉴和参考,这些经验在未来的中俄军事交流中就能够合理运用。
中俄关系
最后,中俄关系始终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基础上”,共同推动两国关系长久稳定发展,以及建立高度的战略互信。因此,所谓的为中国“军事介入”俄乌冲突做准备的论调也就无从说起,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合。
TAG:中国,中方,军事,国防部长